2011年8月盛夏时节,我们来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十分荣幸地造访了藏传佛教即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著名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
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
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城区的西部的大夏河边。
去甘南拉卜楞寺的途中,经过藏民居住的村庄。青色的远山,洁白的云彩,金色阳光笼罩下的村庄,就这样静静地卧着,祥和而安宁。
村头的转经筒,传承和见证着藏民对信仰的忠贞与虔诚。
下午五点多,我们到达了夏河县城。县城规模不大,一条主干道贯穿东西,干净整洁。
住进了干道旁的宝马宾馆
宾馆风格汉藏兼之。与内地比,规模不算大,但整洁美观。
在大街上一餐馆晚餐,遇一年轻的藏族僧人。他操着纯熟的普通话与我们交谈,落落大方。他微笑着,让我拍下这张照片。
第二天清晨,早起。虽是八月,而早晨的气温恰似深秋。不远处的山峦被阳光涂上极柔和的黄色。
冷清的街道上,人渐渐多了起来。
远处,就是著名的拉卜楞寺。
街边的卖早餐的摊点,面点为主品相诱人。
前来购买早点的藏民不少,这与内地情况极为相似。我早已习惯在上班途中购买早餐,见此,格外亲切。
用汉藏文分别书写镌刻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的标牌,表明拉卜楞寺在藏族民众和国家眼中地位之崇高。
拉卜楞意为活佛的府邸。
整个寺庙是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拉卜楞寺中许多经堂内部只供游人参观,不允许拍照。只能随乡入俗了。
拉卜楞寺正殿。它的前面有一块面积很大的空场。今天将有一场重要的法会在这里举行。
从清晨起,藏族民众从四里八乡陆陆续续赶来,参加法事活动。
一群少年僧人,聚集在正殿一侧白墙下。
入寺为僧,戒律森严。但难得片刻的休闲少年的天性,在抱着站立者的小僧人身上还是流露出来。
拉卜楞寺的寺庙,藏地风格浓郁。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周置布铜质鎏金的、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族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白塔
纯粹藏式风格建筑
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奉者:藏族老妈妈
在进香处,信徒们虔诚地献上采集的香草类植物。
游客们在寺内参访
游客们在寺内参访
拉卜楞寺文物陈列馆。
这里正举行酥油花展。酥油花是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酥油塑造工艺。
酥油花表现的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多属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传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佛像和人物形象等。
这里展出的酥油花,想像丰富,人物生动传神,制作精美,色彩艳丽。
拉卜楞寺医学院经堂,建于1784年,正殿南北6间,东西5间,殿内供奉药王佛、药师佛和拉科仓的舍利塔。
殿外的藏族母女。女孩穿着打扮与内地女孩无异。
医学院经堂内,人们认真观看。
大殿内,正在认真做功课的僧人们。
正殿前,人们正陆陆续续地汇聚来。
正殿上方屋檐及装饰物。
拉卜楞寺院委员会
太阳渐渐地高起来了,藏族信众也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向拉卜楞寺正殿及殿前空场聚拢。
空场上,形成了半圆形的人圈。
藏民都全家出动。人们穿戴最好的服饰,装扮一新,以表示自己对佛的崇拜和虔诚,对即将举行的法事的高度重视。
内心的欢乐流露在人们脸上。
微笑,是那样的自然、纯朴和美好,令人感动。
亲友相聚,情深意长
镜头对准人群,有人害羞地低下了头。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三个可爱的少年僧人
一对脸颊布满高原红的藏族母女
漂亮的妈妈与可爱孩子
岁月的沧桑刻在脸上
忠诚的信仰永不改变
几位藏族长者,令人印象深刻。
睿智的长者
深沉的长者
洒脱的长者
三个活泼的藏族小青年
英俊潇酒
时髦前卫
一群充满了青春朝气的藏族青少年
很多藏族女孩也来参加法会,充满青春,活力四射。
一部小说中的一首诗在耳边响起:当青春展现她娇美的容颜,人儿的面貌宛若天仙。她光彩四射…比贞洁的玫瑰还要香甜。大意如此
法事活动也吸引了外国朋友一家人
用相机留下这段难忘的盛况。
可惜,已经九点多了,法事仍未举行。随行的导游催促我们上车赴下一景点。
庄严而法事,我们无缘参与了。
至今都甚感遗憾。
拉卜楞寺历史悠久,在藏传佛教中地位重要显赫,给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藏传佛教成为藏族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崇敬与虔诚,从此次法会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
祝福拉卜楞寺!
祝福藏族同胞!
补充:
同事,在拉卜楞寺留下的倩影
共同西北行的部分同事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崇敬
崇敬,拼为chongjing,意思为推崇尊敬。一般指对人和事物的敬仰。“崇敬”和“崇拜”都是表示尊敬、钦佩的心理活动的。由于意思相近,很容易混淆。“崇敬”指特别尊敬,比“崇拜”的程度轻,对象指人。“崇拜”着重指特别钦佩,程度比“崇敬”重,有时甚至达到过分迷信的程度,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如:“崇拜革命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