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黛瓦粉墙
北极镇共两三千人,下辖三个村,北极村即使是镇政府所在地,你估摸一下能有多少人?北极村有两条主街,呈十字状的黑龙江大街和北极大街,其它的路、巷,与主街连通或者各自互相交叉,整个村子如同规整的网格。
北极村原来不是这个名,后来改的—这名字特征鲜明,让人“遐想”游客明知被误导,还照样兴冲冲奔着它去。我记得新千年的第一天,很多人赶热闹去浙江温岭石塘拍“第一缕阳光”—这个世界人人爱故事,“北极”自然也是游客喜欢的故事。
北极村的黑龙江大街,两边房子低矮,中间街道宽阔,车道划得大,车子又不多,所以感觉空旷。因为疫情游客特别少,饭店老板跟我说,20年的生意才19年的四分之一。
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村,“最北”其实是投游客所好的一个噱头。村子是最北,村里唯一的邮局、医院、供销社、哨所等自然也就成了最北的。
北极村最多的是民宿,名字有农家院、客栈、客舍等等,五花八门的。
巷子里安安静静地,很少看到村民。
江畔是每个游客必到的,对岸是。现在出境也不难,但到边境一“窥”似乎依然很有吸引力。
说到对岸的,司机带着瞧不起的口气说,那边很穷的
江水在脚下静静流淌。百年前一纸条约让黑龙江变成了国境线,如今除了或者拍照,游客又能做什么呢?
上一篇我通过写农舍及其周边谈我的感受,北极村似乎有屠格涅夫笔下乡村的味道。本篇写北极村的大街小巷其实没有可看性,不过不碍你去江边坐上一坐。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游客
游客(yóukè),汉语词语。是指任何一个人到他(她)的惯常环境外的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其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戴斌认为,在中文旅游圈的辐射之下,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或会迎来转折,我国的出境游客会越来越文明;各国、各地区的政府和公共部门会给予中国游客更多的便利,在接待细节上善待到访游客;旅游业界会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国市场和中国游客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中国游客对目的地的整体满意度。